现代儿童健康威胁----肥胖

本文已影响6.44K人 

现代儿童健康威胁----肥胖,爸爸妈妈们要注意,除了关心自己的健康和身材外,别忽视了自己孩子肥胖所潜在的隐患。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现代儿童健康威胁----肥胖,快来看看吧。

现代儿童健康威胁----肥胖

现代儿童健康威胁----肥胖1

据美国北卡大学“营养及传染病学”教授波普金研究调查,过去30年来,美国儿童肥胖的人数急剧增加,伴随此现象,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不仅跟着上升,同时,年龄层也有降低的趋势。

近年发现国内儿童只长胖不长高,肥胖增加幅度惊人,6岁~6岁半的男孩的过重及肥胖率为10%,女孩为25%。据研究,12岁以前若是肥胖,将来仍然肥胖的几率,男性是86%,女性是88%,而体重正常的儿童,其成人之后发生肥胖的可能性,男性只有18%,女性是42%。小时候肥胖所带来的`结局可能是:产生容易罹患慢性疾病且不易减重的成人肥胖。

1、儿童肥胖会延续至青少年及成人。

2、体态不佳。

3、高血脂、高尿酸。

4、心血管疾病高危险群。

5、呼吸不顺。

6、心理和人格压力。

儿童与青少年肥胖日趋严重,且国内儿童长胖不长高,肥胖增加幅度惊人,应尽早减重以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现代父母只生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宝,父母总是要给孩子最好的,在饮食上更是只要孩子爱吃就好。据调查发现,小胖墩的产生跟父母有很大关系,造成婴幼儿肥胖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过度喂养与家庭的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如父母吃不吃零食、吃不吃早餐以及父母的口味清淡与否,都能影响孩子体重。与其说“孩子遗传了父母的体质”,不如说“孩子遗传了父母的饮食习惯”。

因此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父母应该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喂奶与辅食的转换时期,有些父母因为没有处理好孩子不习惯喝水的问题,因而养成还以牛奶或果汁代替喝水的习惯。父母可能还沾沾自喜,自以为孩子的营养会比较好,却不知果汁中的高糖分,也是容易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

到了幼儿时期,父母为了怕孩子吃得不够,或是怕他哭闹,总会准备一些饼干、薯片或糖果来塞嘴巴,但是这些食物除了热量高之外,通常还带有重口味,因此很容易养成孩子吃零食及重口味的习惯。

当孩子再大些,各式方便制作或购买的速食(汉堡、炸鸡、薯条),便成了一般日常食物。因为孩子爱吃,父母在家中自制各类的速食食品,以迎合孩子的兴趣,若再加上孩子不爱吃青菜,只爱吃肉类,更是助长了肥胖的发生。

现代儿童的饮食不均衡,即使家长为孩子准备健康的食物,也不一定能让孩子全盘接受。研究也证实,用强迫或强制方式控制孩子吃什么、吃多少,经常会出现反效果。因此,家长要建立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从3个方面搭配着手,首先家长必须要以身作则,其次是增加孩子接触健康食物的机会,最后设计愉快的用餐环境。

现代儿童健康威胁----肥胖2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近年来主要大城市0到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约为7.3%。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小胖墩”现象日益普遍,提醒我们防控儿童肥胖刻不容缓。

儿童期肥胖不但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降低运动和学习能力,还会增加成年后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负担。抓住时机、采取行动,不仅能遏制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快速发展,还有助于成年人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控。

科学制定青少年儿童肥胖防控策略,要将增强儿童体质纳入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全过程,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学校要办好营养与健康课,保证学生在校体育运动时间;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企业、媒体、学术机构等也应主动积极参与,营造支持性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发生受先天和后天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占40%—70%,而生命早期的营养摄入、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也是重要因素。

当下,青少年儿童膳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日常所需。从生活方式来看,现在不少青少年缺乏运动,看电视和玩手机取代了体力锻炼,降低了身体代谢率。此外,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缩短也助长肥胖发生。

透过肥胖成因可以看到,行为和环境因素是防治重点。在学校层面,可以从加强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营养教育和改善校餐质量上入手。在家长层面,要鼓励孩子多运动、减少花在屏幕前的时间。定期体检,才能及早发现超重肥胖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防控策略,提出个性化和全方位的青少年儿童健康管理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健康管理专家作用,与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是关键。比如营养师对饮食进行指导,给出改进建议;体适能教练对运动进行指导,提供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运动方式;全科医生负责对随访儿童进行数据记录并对比前后差异,与家长沟通协助找出肥胖原因,改进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等等。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