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

本文已影响9.88K人 

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叶叔华是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

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1

“如果你要获得什么,就必须努力去争取。当然,这不像是打拳击,不会把人给打伤。但我们女性希望获得更多的机会。”在11月2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说道。她用英文作了20分钟的演讲。

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

“在座各位中,我可能是年纪最长的一位。大家能猜得到我的年龄吗?我已经95岁了,真的是已经到了一个很糟糕的数字了。”演讲台上,叶叔华将自己的体会和观点娓娓道来。她谈及天文学领域的女性力量,例举政界、科技界的杰出女性,也讲述了天文学界为促进两性平等所做的工作。叶叔华说,女科学家相比男科学家,其实更不容易。女科学家要承担家务、照顾老人孩子、让家庭和睦,还要在职场打拼,努力照顾好一切。她认为,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要让女性比男性更强,而是平等享有机会。

叶叔华是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在32岁时主持建立了中国世界时系统,确定了当下所说的“北京时间”。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她还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直到现在,叶叔华仍每天一早前往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上班,“在那里,我从事着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

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2

“叫她兰诺,别叫她布鲁姆太太。”11月2日上午召开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当主持人介绍到计算机科学家兰诺·布鲁姆时,同时在线的1995年图灵奖得主、她的丈夫曼纽尔·布鲁姆做出了这样的纠正。这个有趣的细节或许正是对这次论坛主题——“携手共进,绽放‘她力量’”最好的诠释。汇聚了多位世界顶尖女科学的她论坛中,更有两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第一人”用自己的经历激励了在座的年轻女性们。

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 第2张

想要机会,就要去争取

“我今年已经95岁了,我现在还在工作。”“她”论坛上,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院士的这句话,让全场为她鼓起了掌。这位国内首位女性天文台长,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了每一位有志于从事科研的女性。

“女性有很多特质,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我相信女性有一天会变得比男性更强大。但我们不是打拳击,不想把人打伤,我们只是想要实现两性平等,让社会更美好幸福。”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院士这样告诉来参加“她”论坛的大家:“想要机会,就要学会去争取。”

“在场各位中我可能是年纪最长的一位,今年已经95岁了。我是如何保持我的生活的? 我一个人在上海住,每天依旧工作,早上去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在那里我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生活也会继续下去。”叶叔华这样表示。

在她看来,无论面对的环境如何,首先要尽力展现能力、努力工作,保持家庭和睦,“可能需要你照顾好一切,但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就像我们在此次论坛上看到的很多女性科学家一样。”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叶叔华温柔地说道:“你们都很年轻,相信大家一定能看到这个奇迹的发生。”而对于女性科学家,她的祝福则更有力量:“我们天文协会的最高负责人就是女性。在很多领域,女性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只要尽力去做就可以了。”

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 第3张

一旦工作,随时准备启航

在叶叔华院士之前,还有一位获得掌声的“第一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喜球。这位娃娃脸的短发女性,不仅在男人几乎“执掌”的深海大洋科考领域征战,还获得了完全不输于男性的傲人战绩。

2005年她参与组织实施首次大洋环球科考航次。2007年她担任了大洋一号第19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助理再访西南印度洋脊热液异常区,成功发现了海底“黑烟囱”,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填补了国际空白。第三航段韩喜球担任首席科学家,成为大洋一号首位女首席科学家,也是我国整个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

“我主要从事深海矿产资源的调查和研究,所以到深海大洋去科考去探矿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伴随蛟龙号深潜,与波塞冬对峙,进入到深海海底去“挖矿”,在别人眼中很“了不得”的经历,这位国家“探宝队”女首席却觉得很平常。

从韩喜球的第一次出海算起,到现在她已经出过19次海。“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出海的经历当然很艰苦,但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所以任何困难都必须要克服。”她说。

韩喜球笑说自己的名字或许就喻示了她会走上这条探索地球之路。在陆上时,她也喜欢探险。而深海探矿是一场时间与智慧的双重较量。远航、挖矿、探险、科考,韩喜球证明了,在任何领域女性一样能做到拔尖。“我期待能有更多女性科技工作者能脱颖而出。”她说。

叶叔华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是怎么回事 第4张

最好的回答是用事实说话

据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曹晓风院士介绍,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今年联合社科院、高校和企业等机构,从多个角度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梳理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如女性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上比较年轻,更多的女性从事的.是初级科研的位置;女性科技工作者高学历的比例也比较低;在工作当中的职位也较低。在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中,女性比例非常低,分别只有6%和5%。同时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组织任职的比例相对非常低。

此次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发布的2021WLF青年科学家成长调研报告也显示,不同性别的科学家在成就的认定上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主要差别即在“科学新发现”和“获得认可”两项上,几乎呈现相反的情况。超半数男性科学家认为“科学新发现”是自己当前获得的最大成就,只有18%的女性科学家持同样观点,而70%的女性科学家认为,“获得认可”是自己最被认可的工作成就,32%左右的男性也这样认为。

何以在“获得认可”项上产生如此大的性别差异? 深层次的分解剖析显示,相比男性科学家,女性科学家普遍更希望获得研究资源和获得独立研究的机会。这也是她们认为被“获得认可”的具体体现形式。可以发现,现实科研环境对男性科学家更友好,资源也明显倾向男性。报告指出:“如何在漫漫科研路上呵护女性科学家的成长,该数据可能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和叶叔华院士用“尽力去做”一样,参会的科学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富克斯回忆起她在芝加哥大学时,曾经收到过前辈女基因学家珍妮特·罗利(Janet ROWLEY)特意手写的字条,写着“祝贺你获得了大奖的奖学金”。“这是件小事,但却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富克斯说,“我开始意识到,对于女性能否像男性那样取得科研成就这种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实说话。”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