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本文已影响1.02W人 

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古时候人们过春节的风俗和活动与我们今天虽有一些不同,其实却是一脉相承。时间虽然跨越了千年之久,想要知道或了解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就跟着小编的步伐来吧!

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1

明朝春节风俗: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就是春盘。

唐朝春节风俗:饰梅花妆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此风俗传至唐朝,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春、内家圆”等名目。

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宋朝春节风俗一: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在火药发明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余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

宋朝春节风俗二: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宋朝春节风俗三: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宋朝春节风俗四: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祸福,谓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明朝春节风俗一: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用。《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朝春节风俗二: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明朝春节风俗三: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2

一:庄重祭祖

古代,在农历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祖宗的牌位摆在家中的正厅,或者把象征祖先的剪纸以及木刻雕刻物品摆在正厅中央。然后给祖宗们摆上供品、香、蜡烛。据古代《平谷县志》记载:“正月元旦,初起,灶前先具香烛,谓之接灶。明燎陈盘案,拜天地,礼百神,祀先祖。堂中烧避瘟丹,放起火,响炮为乐。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亲月交贺,旬日乃止。”很生动把过年祭祀拜神等一系列过程描写出来。其中“祀先祖”是其中一个必备的环节,可见古人把百神与先祖放在一起,同为敬畏与尊重的含义。

关于祭祖,古代各地都大同小异,但基本相同。比如雍正年间的《常山县志》记载:“元旦拜祖先遗像或牌位,谓之拜真。”要求人们必须虔诚祭祖。同治年间的编修的《宜黄县志》记载:“元旦,子孙必至祠拜祖,孩提均至,按丁给煎饼。”春节这一天每家的人口都必须到祠堂祭拜祖先,连孩子也要前往,每个人分给食物。

古代春节期间,除了在家中正厅、祠堂等地祭祀祖先外,也要去祖宗的墓地进行祭祀,这与现我们民间春节前祭祖是一样风俗。嘉庆年间编撰的《枣强县志》记载:“正月初二,上坟,俗名送爷娘。”春节前及期间的上坟各地不同,但在祖宗墓地前烧香祭拜都基本相同。

二:迎接喜神

祭祖是一项严格的礼仪,但春节并不光有严肃的祭祖活动,古代还有其他活动,其中迎喜神就是一种。古代历书都有表示吉利的.方向,春节这一天,老百姓就会向着吉利方向,点火把、点灯笼、放爆竹,然后开放出行,摆上供品,迎接喜神。人们会向着喜神的方向走,路上遇到庙宇就会停下叩拜,然后祈求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供奉喜神的供品主要是甜食,比如红枣、花生、糖果、冬瓜等,花生在这里寓意长生果,红枣的寓意的鸿运当头。现在我们春节虽然减少了迎喜神的环节,但基本沿用古人所用的这些食物。

《天咫偶闻》记载:“正月初一,子刻后祀神,谓之‘接神’。遍至戚友家拜于堂,谓之‘拜年’。初二日祀财神,初三旃檀寺打鬼,初五日名为‘破五’,以前五日,禁妇女往来,初六日归宁”,古人这些说法与现在基本相同,但古代男尊女卑,现在并没有禁止妇女往来的事。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春节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在这一天凡是忌讳的话都不能说,就连我们常吃“藕”,春节时也不叫其原名,而应该改称“连生菜”,寓意步步高升、连年有余。

古代官员在春节时也借这个吉利的日子向皇帝表达敬意,这就是古人所称的“灵草嘉禾”。唐代柳宗元有一散文《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其中有一句:“……伏惟皇帝陛下缉熙至道,保合太和,天惟发祥,地不爱宝,嘉禾擢质,灵草抽英……”,古人在春节恭维皇帝的事也不落下。

但民间老百姓有自己的迎喜神庆庆吉祥的习俗,像古代民间所说的“独乐神灯”预示吉祥预兆。另外,古代民间还有插芝麻杆的风俗。明朝田汝成写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正月朔日,托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以柿饼,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

三:驱鬼避邪

春节既要祭祖、也有迎神,同样还有驱鬼邪的环节,而这一环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放爆竹。虽然现在民间放爆竹都已经禁止了,但春节放爆竹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传统。古代把竹节放在火中烧而爆出巨响,古人认为能驱鬼避邪。东方朔著的《神异经》记载:“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燥。其音自叫。人尝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鐰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这里最早记载古人用爆竹的方式,其实最早的吓山鬼的方式是拍手、敲击和呼叫等。而爆竹是古代民间在烧竹节中发现爆巨响后,而发明的一种新式方法。后来火药发明后,再把火药装入竹节中以制造更大声响的爆竹。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清嘉录》:“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去辟疫疠,谓之‘开门爆竹’”。爆竹各类很多,有单响、双响、金铖炮、三脚炮、二踢脚 、飞天十响、大龙炮、水鸳鸯、老鼠炮、冲炮,等等。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分乏家谋食维艰……亦必爆赛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可见无论富人家还是穷人家,都会燃放爆竹用以驱邪驱鬼,寓意“除旧岁”、“迎新岁”。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