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本文已影响2.8W人 

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学会给孩子减负,教育宝宝需要家长自己先有良好的素养,孩子的世界是很纯净的,下面跟大家分享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1

如果孩于的自尊心被熄灭了,它很可能就此熄灭,永远再也没有办法.点燃了。尊严感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随着成长,尊严感也在慢慢增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蒙台梭利曾对前来求助的家长说过这样的话:人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尊重的感情,它力求保持自已在集体中合理的地位。而实际情况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的行动、语言、智力都在不断发展。他们逐渐开始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开来,对自己可以完成的动作总是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而不要成人帮助。例如:“我自己吃”、“我自己走”、“我自己拿”等。从儿童认识到自己和事物的联系.认识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以后,他们就开始渴望像成人一样的独立行动,独立思考.而且对自己独立取得的任何一个成果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并开始要求周围的人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要求受到周围人的尊重。这就是自尊心的表现。

自尊心是儿童行动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幼儿时期如果能及时对幼儿的行为给以正确评价,对幼儿自尊心进行培养,对儿童的个性成长和其后的人生历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如果由于儿童的生活经脸不足,在某些活动中受到挫折和失败时,又得不到成人的帮助和鼓励,甚至遭到责备.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给再教育带来困难。

请看下面的事例:舞蹈斑刚刚下课.6岁的小丽就兴冲冲地跑到妈妈跟前,妈妈却阴沉着脸,给她递上水和蛋糕,转身就走。小丽低着头急忙地跟在妈妈后面。路上,妈妈边走边生气地说:“你那个动作怎么老做不好呢?xx就做得比你好,别人的孩子就是聪明些,你以后给我认真点,我花那么多钱不是让你来好玩的……”小丽辛苦了两个小时,满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表扬,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妈妈的一番数落.她心里好委屈、好难过,甚至对跳舞失去了兴趣。在家庭教育中,像这样随意伤害孩子心理的事例展见不鲜。父母只知道盯着孩子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全然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甚至忘记了他(她)还只是个孩子。有的父母一味地对孩子的学习严格管教,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导致孩子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粗暴.方法简单,动辄对孩子吼叫,或讽刺、挖苦,甚至在批评孩子时表现出厌恶、轻蔑,刺伤孩子幼小的心灵,使孩子顿生失落和自卑感。有的父毋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发脾气,不给孩子一点面子;或将自己所犯的错误转嫁到孩子身上,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消极管束孩子过多,这也不准,那也不准.束缚孩子的天性;还有些家庭夫妻不和睦,父毋情绪好时,相互在孩子面前争宠.争功劳,而一旦发生摩擦,就将孩子作为出气筒。这些伤害孩子心理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蒙台梭利指出:心理健康的人.应当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情绪经常愉快,胸准开阔,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任性固执,克服困难、有独立性,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自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2

孩子心思细腻、敏感,很多你视为无所谓的事情可能在无意之中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你将你与孩子之间的秘密公之于众,他对你的信任会瞬间消失,造成他们更加敏感叛逆,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最近有个传的很火的视频,视频中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和同学打架被批评,在这三分钟的视频里,小男孩誓死捍卫自己尊严的决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原来是小男孩因为理了个光头,被别人嘲笑是光头强,他觉得尊严受损,就打了那些学生,结果被老师批评。

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宁愿被打得很惨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宁愿罚站挨批评也不愿意让别人嘲笑他。可见,尊严并不是成人的专属品,对一个孩子来说,同样的重要。但实际生活中,多少个孩子在受到嘲笑和欺负的时候选择了忍气吞声,独自落泪。

我们自然不能倡导孩子在受到尊严受损的时候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但老师绝不能说你一个小孩有什么尊严,我们必须重视孩子捍卫尊严的决心,要谨记时刻保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面子。

自我反省一下,你是不是嘲笑过孩子写得字歪歪扭扭,你是否在公众场合训斥孩子的笨拙,你是不是取笑过孩子幼稚的行为,你不知道,你无意中的一个玩笑和戏谑,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辈子的创伤。

黄昏的时候,一群孩子在广场上玩耍,大人聚在花坛边聊天。

孩子们玩的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萝卜蹲的'游戏,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孩子孩子抱着头边说边蹲,说出下一个是穿蓝色衣服的孩子,然后穿蓝色衣服的孩子接下来再蹲再说其他衣服的小朋友蹲。如果被喊到了忘记了蹲或者不该蹲的时候就犯了规,会被所有小朋友刮鼻子或者打手掌处罚。

在孩子们奶声奶气的欢歌笑语中,连我都心痒痒地想加入他们了。

八岁的芊芊显然对这个游戏反应没那么快,经常是不该她蹲的时候她也会蹲,该他蹲的时候却忘记蹲,玩了一会她就被处罚了四五次。但是小孩子根本没把这些放心上,依旧玩得很开心。

芊芊的奶奶显然注意到了这些,她气愤地说:“笨妮子别玩了,这么笨呢,不够丢人的。”

这一声很突兀,不光是玩得开心的孩子,连旁边的家长都停下说话,看着这祖孙俩。

“哼,我再也不理你了。”芊芊可能觉得太难堪,哭着跑了,没跑几步,不小心被广场边上的路沿石绊倒了,磕破了膝盖和胳膊肘。

芊芊的奶奶没有考虑到芊芊的自尊心,在大庭广众之下嘲讽训斥芊芊,孩子的自尊心受损,自然充满了怨意。幸亏芊芊没有大碍,不然芊芊奶奶该多么后悔。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适时提出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是应该的,但是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在别人面前揭短、批评或打骂,必然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创伤。场合不合适的责骂不仅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反而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对你充满怨恨。孩子虽小,也要照顾他们的面子。

有的家长不同意:孩子有什么问题当然要立刻指出来,他们哪懂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一会就忘了。这是大人尊严意识没有觉醒的表现。很多话,孩子可能会忘记,但是它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

记得《小王子》一书中的飞行员,小的时候自己第一次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了一幅画,是一条吞了大象的蟒蛇,却被大人说成帽子,他又把蟒蛇的肚子里面的情况画出来,大人们却让他把这放到一边,去学一些有用的算术、历史。大人们没有鼓励飞行员,没有赞赏他的想象力,而是断言他不适合画画,这导致飞行员对画画失去了勇气,除了六岁的时候画过蟒蛇,之后就没有再学画画了。

大人的话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可见一斑。

朋友上初中的儿子以前很喜欢听故事,也喜欢写作文,到我家来作客,经常钻进我的书房不出来,我也喜欢给他讲故事,因为他总是听得很认真。

但是朋友打电话给我诉苦: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儿子每次写作文都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而且跟自己的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他写作业我一旦靠近,他立刻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护住自己的作业本,一脸警惕。问他怎么回事,他还不说。

我到他家做客,拿了一套他最爱看的故事书,然后单独和他聊天,我直接给他说了他父亲的担忧。他也很坦白,说一个多月前有一次写作文,题目是写自己的梦想。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三大张纸,写自己长大了要当一个作家,写很多文章,然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文写完的他兴奋劲还没过,就兴致勃勃地拿作文给父亲看。没想到第二天父亲就在亲戚们的聚会上将这件事当笑话一样讲了出来,满屋子里的人也津津乐道地讨论起来:现在的孩子想象力真可以,什么都敢想,诺贝尔文学奖哪有那么容易获得的。

他的梦想竟让父亲为大家提供了谈资,大家都有说有笑,谁也没有注意到孩子逐渐暗淡下去的眼光。他说别人可以笑他,但没想到他的父亲会把这当笑话和大家一起分享。后来,他就开始讨厌作文了,而且总觉得父亲不再可以信任。

问题根源找到了,朋友不仅没有保守秘密,还和大家一起将这个珍贵的梦想视为“天方夜谭”。不仅让孩子自尊心严重受损,更是打破了亲密的父子关系。

孩子心思细腻、敏感,很多你视为无所谓的事情可能在无意之中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你将你与孩子之间的秘密公之于众,他对你的信任会瞬间消失,这也造成他们更加敏感叛逆,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信任和亲密一旦打破,再想建立就难上加难了。

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亲子关系很差的例子。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被项羽所俘,项羽威胁刘邦要杀他的父亲做羹汤,刘邦竟然说可以,还要分一杯羹!并称自己是母亲与龙王所生,赤裸裸给父亲戴了一顶高高的绿帽子。后来当了皇帝的刘邦不给父亲以帝王的封号,还嘲讽他过去偏向了大儿子。

我们都会责怪刘邦对父亲太绝情,可是如果你知道刘邦年轻的时候整天被父亲训斥,而且还直呼他“无赖”代替他的名字,你还会只怪刘邦无情吗?做父亲的对自己的儿子不亲密也就罢了,竟以“无赖”称之,让他丢尽了面子,刘邦自然不会对他尊敬。

孩子喜欢维护自己的名誉,一旦你将他的短处呈现在众人面前,他就不会再努力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容易恼羞成怒,破罐子破摔。

所以,请你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给自己的孩子留点面子,守护他们尊严的后花园。

请不要在外人面前训斥你的孩子,不要奢望这样可以让孩子长记性,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不要到处宣扬孩子的“丑事”,这些可以当做你们之间珍贵的秘密,不然你会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

在孩子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不要奚落他、嘲笑他,请给他一个坚强的怀抱,告诉他:爸爸妈妈一直都在。

请不要做最残忍的刽子手,扼杀了自己孩子的尊严,因为尊严一旦失去,可能一辈子也找不回来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